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基层动态>正文
双龙煤业:三十而立续写新篇——建矿三十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2-07-29 16:23:08 来源: 作者:穆海宏 点击:

子午苍苍,沮水泱泱。在位于陕西省中部的子午岭深处,一座现代化矿山企业在青山脚下、绿水河畔拔地而起,乌金滚滚,车马辚辚,智慧云平台前,工作人员只需要轻轻按下按钮便可实现精准采煤,生态农业苑中,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漫步其中,如同置身一片绿色海洋,不远处的家属区,阵阵欢声笑语诠释着职工们的幸福生活。

可在三十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布满泥泞和荆棘的荒滩,白天寸步难行,晚上野兽出没,缺电缺水,道路不通。1992年至2022年,三十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扎根在这里,在三十年里创造奇迹,让这座大山深处的矿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一代代双龙人的梦想在这里得以实现。

扎根深山艰苦创业

“刚来到双龙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吃的是井水,住的是毡房,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风刺骨,但是大家都没有选择退缩,不约而同地向山而行。”作为第一批开拓者,双龙煤业职工柳西安提起三十年前的双龙记忆尤深。

1992年7月22日,是足以铭刻在几代人心中的日子,一百多名开拓者面对着眼前的荒草滩和沼泽地,义无反顾,挺起坚实的脊梁,在荆棘密布、杂草丛生的沼泽地打响了主井筒的第一炮。从此,双龙煤业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到1996年4月,在经历了三年多的建设,双龙煤业将基础建设转移到原煤生产上来,当年,便开采原煤10万吨,优异的成绩背后,凝聚着广大建设者们辛勤的汗水,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煤炭供大于求,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诸多因素,造成煤炭滞销,对整个矿井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面对困境,双龙人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以不服输的精神去迎接挑战,努力克服因自然条件、设备不足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困难,努力改善工作环境,使矿井生产能力逐步提升。

“经过大家的努力,煤是采出来了,可却卖不出去,也不怕笑话,我当年都上山挖过药材补贴生活。”该矿的老职工贾永成,是双龙煤业早期创业的经历者之一。

时间到了1998年,双龙煤业的产量再次得到提升,年产量达15万吨,但在此后的几年间,煤炭市场却一直低迷,价格上不去,销售渠道不畅通,让双龙煤业因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困难而负重前行,不得已之下,很多和贾永成一样的职工选择留了下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河边开荒地,上山挖药材,以此来补贴家用,到了2000年冬,煤炭销售几乎停滞,无奈之下,很多职工选择利用休班时间从老家带回来挂面、馒头等维持生活,面对恶劣环境他们没有退缩,遭遇困境他们依然勇往直前,他们是双龙煤业30年历史上最值得敬佩的人。

“刚建成矿井那会,生产工艺为炮采炮掘,工作环境比较差,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一直都从事井下采煤的老职工韩建涛对于矿井的生产历史再熟悉不过。

在三十年前,受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矿井的生产工艺和条件相对传统,往往一个班下来,采煤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煤黑子”,但在他们的脸上,却一直挂着充满希望的笑容。

“不光生产条件艰苦,生活条件也同样不容乐观,有时候,就连水电这样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在该矿职工赵汝红的家中,一张老照片展示了双龙煤业建矿初期的生活环境面貌。

当第一批开拓者来到这里的时候,除了眼前的沼泽地、荒草滩之外再无他物,为了让大家住得下,职工家属区也开始一并规划修建,但受各方面的影响,除了几栋楼房之外其他配套设施简单不健全,即便如此,广大职工们还是很开心的搬进楼房,告别伴随了几年的工棚时代。起初的家属区,地面未硬化,一遇下雨天满地黄泥寸步难行,时不时还有野兽闯进来,生活用水是来自河边的水井,开水需要沉淀后才能够饮用,职工升井后洗澡用的是锅炉里热水,到了秋冬有时热水不足,就只能洗凉水澡。

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未将双龙人击倒,他们依然选择了自信前行。时间到了2001年,双龙煤业的生产工艺由炮采升级为高档普采,利用机械化优势,着力解决了落后的采煤工艺。次年,全年产煤25.9万吨,掘进巷道3318米,矿井实现了机械化,经过9年的发展,一座时代矿山已经初现雏形,但摆在双龙人面前的,依然是一条需要去不断探索和拼搏的未来之路。

转型升级快速壮大

“第一次技改成功后,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矿井逐渐走上了规模化采煤的发展之路。”提起第一次技改成功,该矿原调度室主任王文俊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

2003年是双龙煤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依靠专项技改资金和优惠政策做后盾,于4月19日购回大倾角强力皮带运输机和地面运输系统改造设备。23日,一场改变双龙矿原煤生产现状的历史性大动作全面展开,广大职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自我防护,坦然面对,坚持改造施工的重任不放松。5月27日,地面运输系统改造工程及主井筒运输皮带安装工程全部结束,从此,双龙煤矿具备了年产60万吨的生产能力。技改后两个月,及时确立了“稳炮采,抓机采”的工作重点,当月产煤3.5万吨,突破了建矿以来最高纪录。矿井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标志着双龙煤业从此由原煤生产升级到规模化采煤,以此为契机,700多名双龙人撸起袖子,在百米井下掘光献金,向着心中美好的生活而奋勇前行。

“当时听到破产两个字,脑子嗡的一声,心想,这下完了,要和双龙说再见了。”提起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该矿老职工雷忠虎至今难忘。2006年4月10日,对于双龙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在心中无法抹去的回忆。那天,他们接到了陕西省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陕西双龙煤矿因资源接近枯竭等原因,宣告破产的通知,一时间,788名职工何去何从,成了眼前急需要解决的难题,自建矿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14个难以忘怀的岁月,一起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一起共享每一个荣光时刻,而从这天起,这座已经贡献了14年的动力矿井要关井了。

“大家当时都没了着落,只好响应号召,一边积极进行破产自救,一边等待政策支持。”作为矿上为数不多的女职工刘冬梅,在困难面前,她毅然选择留了下来。

困局之下,双龙煤业一边积极生产自救,一边依照政策妥善安置职工,在经历了一年零两个月后,双龙煤业经过改制重组,名称几经变化后改为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座凝聚着希望与梦想的矿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重新展开了腾飞之翼。一年后,经过技改,采煤工艺由高档普采升级到综采,安全系数、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均大幅度提高,并不断把科学技术引用到生产一线,对于实现“一井一面”生产布局、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强化矿井标准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建矿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从此双龙煤业快速走上了安全效益型的持续发展之路。

在矿井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针对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搞好调研,解答问题,抓好落实,及时为员工办好事、解难事,改善“两堂一舍”生活条件,为员工食堂投入资金购置设备,实现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常改变伙食花样,极大提高了员工的生活质量,开设洗衣房,设专人为一线员工服务,坚持免费为一线职工清洗工作衣。2008年3月,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安装千米的生活用水管路,使职工用上了清澈、卫生的“矿泉水”,结束了长期使用井水的历史。

“生产能力提升了,产量跟上了,效益也增加了,职工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作为亲历者,该矿老职工孙峰岗骄傲地说。

在经历了22年的艰苦发展,2014年,为响应上级政策,双龙煤业正式划归为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次年,矿井完成了历时三年的第三次技改,核定生产能力达每年90万吨,各种具有行业领先的生产装备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一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现代化矿井正蓄势待发。

乘风破浪谱写辉煌

“第一次听到智能化这个词的时候,我就觉得,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该矿职工朱良嘉,一直是智能化矿井建设的参与者。

时间进入到2016年,首套智能化综采装备被运送到矿区并安装成功,穿着衬衣坐在电脑前采煤便变成了现实,双龙煤业迎来了智能化开采时代。2019年,具有行业领先的“110”工法在双龙煤业开始建设,有效提高原煤产量,延续矿井服务年限,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年,受地质条件影响,矿井进入薄煤层时代,为了保证生产和煤质,该矿科技人员与各大厂家共同联手,首套充满科技元素的“薄煤层基于大数据精准开采智能化综采设备”在该矿井下综采工作面闪亮登场。与此同时,该矿充分将信息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建成了井下全覆盖的信息化智慧云平台系统,工作人员只需要坐在宽敞明亮的值班室内,即可完成井下精准采煤、实时监控等。在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下,通过分段式精准开采,连续两年来,该矿煤炭发热量一直保持在6000大卡/千克左右,创下了煤质最高发热量,为稳定市场、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化不仅体现在生产中,而是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该矿安监部部长郑存玺眼前,是一座刚刚建成的NOSA安健环风险体验馆。

矿井的发展离不开安全保障。近年来,该矿以“四治理一优化”为抓手,引进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NOSA五星安健环系统,并于2021年顺利通过NOSA五星安健环三星评审,建成NOSA安健环风险体验馆,努力将科技化、信息化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去,全面推广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完成了井下和地面重要区域全覆盖,使风险管控步入智慧时代。截至2022年7月25日,创下了安全生产4664天的优异成绩,全面实现了安全管理智能化。

“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环境,还要结合实际,从环境治理中产生效益,实现环保经济。”作为该矿年轻的科技人员,职工高杬几年来一直投身到矸石山治理中。

在三十年的矿井生产中,大量的煤矸石被运送出地面堆积成山,并按照当时最先进的工艺进行填埋处理。2019年,按照最新的环保工作要求,结合土地复垦政策支持,该矿大胆对两座矸石山进行深度改造。截至2020年,经过改造后的一号矸石山彻底告别了荒草丛生的时代,披上了四季常青的绿衣裳,建成了“一苑十园一站一长廊”的生态农业苑,在改造的过程中,该矿充分结合多元化发展的宏伟蓝图,在矸石山上建起了两座蔬菜大棚,努力克服掉因光照、温度等不利因素,实现生态大棚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不仅让矸石山变成了花果山,还每年为该矿的后勤保障节约近三十万的成本。与此同时,占地面积更大,矸石排放量更大的二号矸石山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乱石荒草遍布的矸石山成了满足职工业余生活的后花园,并成功吸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前来筑巢繁衍。同时,随着矸石充填工艺的建设和应用,煤矸石升井将成为历史,迎接未来的,将是一个更加清洁、低碳、高效的新动力矿山。

“山要青,水也要绿,守住青山绿水是我们每一个职工的责任。”每天,该矿污水处理站职工慕彦忠都按时对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

水是生命之源,同样也是企业发展之源。三十年来,该矿严格按照标准取水用水和净化污水,从未发生过一次水污染事件。2014年,首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水处理设备被应用到污水处理中,全面实现了生产用水自主处理,截至2022年,该矿先后4次对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成功建成水处理在线监测系统,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二级地表水要求,真正实现了从自然取水,还自然清新的环保要求。

“收入高了,生活好了,大家也就越有干劲了。”傍晚,该矿老职工曾麦屯正陪着小孙子在家属区的二平台休闲广场纳凉。

在三十年的历程中,面对每一次的重大变革,无数职工们选择留下来,与企业的未来同命运,共呼吸,他们始终相信企业,企业也始终依靠他们度过一个个的艰难时刻,充满勇气去迎接每一次挑战。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该矿将持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职工的幸福放在首位,竭尽全力去为职工着想,为职工服务,坚持常态化开展困难帮扶、金秋助学以及各类文体赛事等活动。2020年,将家属区二平台打造成一个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职工休闲广场,一次性解决了职工茶余饭后无处去的局面,2021年相继建成了文体中心、职工之家、职工医务所等多个民生工程,使广大职工们能够切身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同时,针对职工停车难的问题,先后修建了4个职工多功能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完成了家属区“三供一业”改造,对家属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建成了多处小花园,在各项民生工程的不断完善下,如今的双龙煤业,一千多名职工及其家属们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回顾历史,双龙煤业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史,展望未来,双龙煤业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我们以作为一名双龙人而感到骄傲也自豪,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双龙煤业将紧扣时代脉搏,抢占先机,敢为人先,用拼搏和汗水浇灌希望,奋力追赶超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该矿经理仲照海充满自信地说。

新征程已经鸣笛启航,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这座有着三十年光荣历史的老矿,将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所有双龙人将守正创新、奋勇争先,朝着打造一个新时代“智能矿井 智慧矿山”的目标而击鼓扬帆、奋楫远航!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陕西陕煤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有限公司(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淮安市金马广场公寓北楼19020室   邮编:13861596655 技术支持: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fzzxw.com.cn

苏公网安备 61063202000102号   苏ICP备17044745号-4

XML 地图